「修心」閉關三 | 修持的重點,讓心先接受
大乘的菩提心修持,可以分為兩部分:世俗菩提心、勝義菩提心。按照《修心七要》的教本來講,首先教導的是勝義菩提心,接著才教導世俗菩提心的修持。
通常講修持次第,一般第一種方式是循序漸進,有一點像因果關係,所以先要有因,就能達到果。換句話說:通常講菩提心,會先說你要先修世俗菩提心(因),然後才可能得到勝義菩提心(果)。但是在《修心七要》法本中,它是把最終要得到的「果」放到前面,然後「果」的方法,也就是世俗菩提心,反而放到了後面。所以這裡講勝義菩提心的這個「果」的部分很短、很少。
勝義菩提心的修持
蔣貢仁波切曾針對這個部分來講,他認為這個只是作者附帶提到勝義菩提心的修持,這一段勝義菩提心的偈文:
「思諸法如夢,觀心性無生,
對治亦自解,道體駐賴耶,
座間修幻化。」
在藏傳佛教裡,最重要或最甚深的三個修持是:中觀、大手印、大圓滿,也就是觀、印、圓。以上五偈可以說是中觀核心的內容。從更細微來講,也可以說它就是大手印或者是大圓滿的內容。因為中觀也好、大手印也好或是大圓滿也好,它們的見解跟本質都是一樣的,可以說是最主要的正行修持。換句話說,如果你沒有前行修持的基礎,是沒辦法修好這部分所要談的內容。
舉例來說,第一句「思諸法如夢」,是在告訴我們,這一切經驗,不論你、我這一切,都如夢一般。對現階段的我們來說,這句是非常高深的,你很難真的領悟到。因為自己怎可麼可能如夢一般不是真實存在,你覺得自己就坐在這兒,這就是我啊!所以雖然文字理解了,但是感受上,你並不認為是這樣的。換句話說,其實你並沒有真的領悟到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道理,你只是文字上的理解。那什麼是真的領悟呢?打個比方,就好像你如果做噩夢,但突然知道只是一場夢的時候,你會怎麼樣呢?會完全的釋然吧!那就代表你了悟到它只是個夢。
所以如果我們真的領悟了佛陀的這句話「思諸法如夢」,那你最直接的徵兆就是:啊~一切如夢!就不會再有貪著。但是這其實並不容易,就算你不斷地告訴自己:這一切如夢,但都僅限於文字上的了解,很難真的去體會或者是領悟到這點。舉例來說,我看著你們的時候,可以一邊看一邊想:夢啊~夢啊~夢啊,都是夢!但是因為看的同時,明明見到這個人有頭髮、眼睛、鼻子,所以愈看愈覺得不是夢,愈看愈像真的。所以實際的經驗就在告訴你「這一切不是夢!」所以,夢的想法跟實際的經驗永遠在拉扯著,無法真正的結合、真正的了解。
可以這麼說,「思諸法如夢」對你來講是沒用的,你沒有辦法領悟。因為它內含甚深道理,而我們現在「心」的境界還非常的膚淺,所以不適合學這個法。為什麼呢?因為心不接受!目前我們的性格比較適合「四共加行」,為什麼呢?因為「四共加行」裡有「無常」,這個「無常」是我們的心比較能接受的,因為可以看到生、老、病、死等輪迴的苦。所以學習時,前行是非常適合我們的心。譬如一直想著無常、人身難得、輪迴等等,我們就會知道:這個身體是不存在的,這樣一個細節、一個細節的想,把觀念以及身體的改變結合起來,如此才會比較接近「如夢」這一句話。所以我們要先觀想前行,前行觀念比較深的時候,心才會接受這種想法。
忽略學習次第,小心變法油子
佛法裡有個特別名稱叫「法油子」,這是聽過法的人才有的,沒有聽過法的人不叫「法油子」。為什麼變成「法油子」呢?那是因為學過但是心仍沒有改變,然後就變成「法油子」。我覺得初學佛法的人最認真,這個時候的他是有信心的,很認真的聽和學,之後如果不認真了,那麼聽課、沒聽課就完全沒有差別了,於是生氣不想學習佛法。
所以學習有一個過程、次第,這個次第要是學得好,還是有結果的;若這個次第好高騖遠沒學好,什麼打坐、大圓滿等等,是學不到的,以後就變成「法油子」了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沒有按照佛法的學習次第,所以什麼都學不到。
我們現在比較能夠接受的是什麼呢?是前行或者四共加行告訴我們的內容,因為它是我們可以經驗的。譬如你比較能接受「無常」,一旦接受了,就會相信並且去做。對於我們來說,問題多出在我們無法接受,像「思諸法如夢」這些甚深的教法,一開始你無法接受的時候,因為沒感覺就不會想修,接著就會發現再怎麼修都沒有任何改變。
有了實際經驗,心就能接受
總而言之,修持的重點在於要符合你能接受的層次,而且要先開始去做,因為接受來自於你的相信。換句話說,你接受它然後去觀修,你才會進步。所以重點在於:首先你的心要接受,接受了就會相信,相信了就願意去做改變;反之,如果一開始無法接受,那也不會相信,所以怎麼修、怎麼觀、怎麼說,都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心。
那什麼叫接受呢?重點在於,這個是不是你實際能經驗的,或者你因為透過感官,接受、經驗到這些東西。譬如四共加行的「無常」,這可不可以接受?可以!因為這是你的經驗,關鍵在於你沒有花時間去觀察而已。換句話說,如果你真的去看「無常」,譬如生、老、病、死這一個過程,因為你可以看見,因此很容易接受。
同樣地,觀修苦的時候,它也是你可以實際接受的。你會看到它有變化的苦、有各種心情上或者身為人本身就有的各種痛苦,你都可以看到,所以很容易相信跟接受。但像「思諸法如夢」這句話,對於我們現在的程度來講太高深了,你的心會覺得現實經驗就不是如此,所以怎麼可能接受到它。所以一開始你的心就抗拒著,所以這個法對你是沒有用的。
譬如:打自己頭,這是不是夢?不是,我痛了,所以應該不是夢,摸一摸真的有頭,也不是夢!夢是想像的,真的觀察的時候,摸得到很硬的頭,所以「夢」的觀念是完全沒辦法的,因為心不接受!反之,我們對於人有生、老、病、死的想法,真的能感受到,譬如頭疼了,因為頭在痛,所以心能接受。從這例子來看,哪個法比較適合我們呢?明顯而見的是「前行」比較適合我們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是初學者。所以初學者在學習「前行」的時候,是比較能夠感受,如此就有信心。
剛剛說到的「正行」,它是很高的法,心愈想愈不能接受。總之,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切諸法如夢。
第二句:「觀心性無生」是第二層次。第一個層次告訴我們一切如夢,那如夢的顯相從哪裡發生的呢?第二層次就說:是由我們心所展現。所以接著要觀心性。觀察心性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,這更讓我們想不透了,為什麼呢?我們的心不知道在哪裡,所以根本沒辦法觀察。
剛剛的如夢還好一點,為什麼呢?因為至少看到,還是有一個想的東西,但到了第二句,想的東西沒有了,我們根本不知道心在哪裡,怎麼觀察它呢?如果要觀察,至少先要知道在哪裡才可以觀察吧!所以連學習的東西也沒有了,只有坐在這裡不知道要做什麼了?所以第二句會發現它更深、更困難了,你連該怎麼想都沒得想了。
接著兩句是「對治亦自解,道體駐賴耶」,也沒什麼好解釋了,因為我們對於前幾句都無法理解,還誤以為什麼都想不到、什麼都沒有,所以一切都是空的。我們誤解了「空性」的意思,以為是什麼都沒有。其實這根本是錯誤的,這是你落入「斷見」、「斷邊」了。
「思諸法如夢,觀心性無生,對治亦自解,道體駐賴耶。」這四句是「座中」的觀修方法。接著的「座間修幻化」,就是下座之後的座間,這裡也要觀修一切如夢、如幻。
不論座中也好,座間也好,對我們來講都太遙遠了。總之,這五句告訴我們的就是大乘要達到的結果。以創古閉關中心來講,我的計畫是三年,每年九個月,每天兩小時,不停的教學,希望能讓他們稍微了解一下這五句。會不會因此他們就懂了?其實是不太可能的。只是希望他們能聽懂一些,聽了之後心有一點接受,有個方向去思考,我是這樣要求的。
世俗菩提心的修行
再接下來的五句是世俗菩提心修行的「正行」部分:
「雜修二取捨,彼二乘風息,
三境毒善根,諸威儀持頌,
取次從自起。」
世俗菩提心的五句當中,可以再分為前、中、後,或者前行、正行跟結行。世俗菩提心觀修的前行部分,並沒有在這五句中闡述出來,所以這五句是世俗菩提心觀修的正行,它的前行是什麼呢?就是阿底峽尊者傳承下來的修心的方法,它叫做「七重因果」教授,也就是知母、念恩、報恩……最後生起菩提心等七個因果關係的次第。在這裡,你會看到一個詞叫「取捨」。「捨」是我要給你。譬如我要捨棄,然後我們說捨不得,捨不得是什麼呢?就像好的東西我捨不得!譬如父母捨得給自己的孩子東西,對其他人就捨不得。所以修取捨的時候,藏文是先說捨;然後再說取。
修取捨之前,先認識對象
要怎麼去捨得呢?很重要。你要能捨得,先對那個被你捨的或者你要先了解那個「境」。如果不了解或不知道你要給的對象,有的時候你是很難給予的。舉例來說,你說要捨但你很難對於所有人你都給予,以台北人來講,你練習「捨」,把所有東西都給每個人,你發現你是做不到的。或者你要領受他們的一切痛苦,同樣也很難觀修。譬如一位遊民突然跑到你面前說:可不可以把你的房子讓給我住?你的回應可能是:你不要來找我麻煩!所以要捨得,首先要認識這個對象,你要認識什麼呢?
接下來修持的重點是你要感恩、要知道他對你其實是有恩的,你才願意捨。同樣也願意去領受他的苦,因為你感恩他,因為你知道他對你有恩,你願意為他奉獻、付出,同樣也願意為他受苦。換句話說,我們修取捨之前,你要有的觀念就是:一切眾生對你都是有恩的。不然你無法修取捨。如果沒有這樣的感恩眾生都對我有恩的觀念,那很有可能有分別跟偏私的狀況。譬如你會覺得這個人對我是好的,那個人對我不好,於是修取捨的時候,可能變成你貪心跟嗔心的取捨而已。
所以這裡有兩個方向:一是知道一切眾生如父如母,他們曾經是我的父母,所以眾生是有恩的。這樣的想法前提是什麼呢?你把四加行的前行修好了,也就是你相信輪迴,這是重點。相信輪迴,才知道眾生曾經都是你的父母,因此他們對你有恩。
依現在來講,我們當然就只有一個父親、一個母親,不會說我有無量的父母。但是如果相信輪迴就知道:有無盡的輪迴,就有無盡的父母。有了這樣的認知後,才可能想得下去,因此所有眾生都做過我們的父母,對我們都是有恩的,所以對我們都像今生父母一般,都是有恩德的。如此對他們修取捨時,就比較捨得給予,也願意領受他們的痛苦。
兩種方法,培養感恩的心
這樣的過程,就是阿底峽尊者的「七重因果教授」的前面幾個:第一個要「知母」,知道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;然後再來「念恩」,感恩他們的恩德;然後「報恩」,願意報答他們的恩德,才可能修取捨。
感恩的心,有兩種方法:第一是七重因果,要知恩、感恩、報恩。第二種是思維如果沒有眾生的話,也沒辦法做菩提心的修持,或者也沒辦法做別的修持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眾生對我們是有恩的,這是第二個感恩的方法。例如持戒,若沒有眾生,你也沒有什麼戒好持,同樣也沒有辦法修持布施,因為你沒布施的對象,沒有忍辱的對象。
所以,沒有眾生,我們的菩提心沒有辦法生起,而菩提心重要,是因為菩提心是我們成佛的因。換句話說,沒有了眾生,我們沒有辦修成幫助我們成佛的因(菩提心)。
這裡要講的就是在「雜修二取捨」修持的時候,如果你沒有可以想的對境:就是一切眾生是有恩的,那麼即使你配合呼吸、取捨的觀修,都沒有太大用處,也無法觀修。「雜修二取捨」是觀念上,第二個「彼二乘風息」就是以實修來講。「彼二」就是取與捨,要透過「乘風息」也就是你的呼吸來配合著觀修。
還記得之前談到阿底峽尊者的「七重因果」教授,它是世俗菩提心修持的前行,光是「七重因果」教授,就要花很長的時間,也就是前行要先穩固。以阿底峽尊者來講,他自身花了很長的時間來修持「七重因果」。
以我們閉關中心來講,我現在規劃了一年的時間專修「七重因果」教授,這都包含在我每年九個月的上課,在教學當中都會提到這些內容,然後讓他們在一年裡去修持。
感恩眾生的觀念非常重要。「彼二乘風息」,其實很簡單,就是透過呼氣,你就想要把自己的功德、把自己最好的都給一切的眾生,然後透過吸氣,把眾生一切的惡業、痛苦都吸進來,由自身領受。但如果做這樣的修持,卻沒有一切眾生如母感恩的心,很多人根本修不下去。也許剛開始還好,但修著修著,可能幾個小時之後,臉會愈來愈沈:「這樣不行呢,我會倒楣呢,我把一切不好的東西都吸過來了,把最好的都給了眾生,這樣不行,我不能做這樣的修持!」於是最後會修不下去。可能修幾天後生病了,然後就很害怕了,因為學這個就生病,就會變成這樣。如此就變成自己學習的障礙。
所以要說的一個重點是,在做任何實修之前,你得真的要好好花時間了解它的理論,要有一定的了解與基礎,才修得下去。所以如果你真的要修持,一定要依止一位好老師,好好地聞思修,然後要像是病人一般,好好去依止醫生。
2016年夏季號《善報》